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江西鄱阳湖现代物流园 点击数212 更新时间:2011/9/29 12:31:4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现代物流业是重要的城市功能,也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加速器。美国资深教授沃麦克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指出,21世纪现代物流将成为建设有活力的产业社会的源动力。现代物流业以其优势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独特作用,已成为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南京航空港、铁路港、内河港、信息港“四港俱全”,具有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南京物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三大新的机遇。一是南京城市新定位带来的机遇。二是南京物流功能建设带来的机遇。三是南京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带来的机遇。如何把南京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整合为南京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把南京综合交通枢纽转变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南京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做好物流产业谋篇布局 目前南京正在制定新一轮物流业发展规划。在功能定位上,目标是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江海转运大港、多式复合物流中心、承东启西的物流发展平台。在发展战略上,重点考虑统筹发展生产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统筹发展面向本地的物流服务体系和面向区域、面向近洋远洋物流服务体系。在发展格局上,重点是推进江、海、河联运和公、铁、水、空联运,在更高层面整合公路、铁路、水路的物流资源,实现优势叠加的发展。 在新一轮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上,重点是构建“一场两带四区十节点”的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场”,就是建设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12年完成中邮航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建设,2013年完成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中国大型枢纽机场、航空货运和快件中心”。2015年实现货邮吞吐量55万吨,2020年达到80万吨;远景规划4条平行跑道建成后,货邮吞吐量将达到220万吨。“两带”,就是打造长江航运物流发展带和环城物流发展带,以水路、铁路、公路设施为基础,沿长江大力发展航运物流,沿环城公路铁路大力发展公路铁路物流。“四区”,就是建设好龙潭国际航运物流集聚区、禄口国际航空物流集聚区、下关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徐庄苏宁电子商务集聚区。“十节点”,就是建设好西坝化工物流园、上坊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滨江钢铁物流园等十大物流节点。通过“一场两带四区十节点”的建设,形成承接合理、布局优化的物流发展新格局。 构建好现代物流体系 完善的物流体系,既是重要的城市功能,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物流发展的构架上,我们的考虑是以国际化视野,统筹谋划市域、区域、近洋地区生产、生活性物流,建设“四大体系”,打造“三个物流服务圈层”,搭建集货、仓储、分销、配送四个环节完善的现代综合物流发展格局。 “四大体系”,一是集疏运体系。展望未来,南京如何承接更多的货运需求,成为当前我们物流业要从战略层面考虑的重点问题。二是配送体系。结合新一轮产业发展,构筑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生产型、专业型物流配送体系;结合城乡统筹发展,依托物流配送点,构建覆盖城乡的生活性物流服务体系,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仓储和分销方面,我们也在进一步细化规划的制定。三是服务支撑体系。以电子口岸和南京公共信息平台为支撑,以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以综合保税区政策为引导,促进物流公共服务与管理、企业运行和市场需求的融合,建立公开、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撑体系。四是电子商务发展体系。据统计,2010年南京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451亿元,同比增长近40%;今年1~7月,全市实现网络购物销售60亿元,同比增长100%;在全国电子商务网购消费力十大城市中,南京列第6位。下一步,南京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是全力提升行业整体应用水平,加强信用、支付、物流、税收、统计、标准等支撑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发展一批本土的第三方、第四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同时,作为全国首家软件名城、“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全国五个大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南京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南京”建设,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推出了“十大智慧工程”,其中“智能物流”是我们推进的重点工程,用信息化整合物流资源,拓展物流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增强物流业的竞争力。 “三个物流服务圈层”,一是1小时高效配送物流圈。主要是面向南京1小时都市圈,覆盖宁镇扬等8市、3万平方公里、3000万人口,完善服务南京都市圈内生产、生活所需的点到点物流配送功能,构建高效的“1小时送达”物流配送网络。二是24小时内分拨及中转配送物流圈。重点是面向长三角城市和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建设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和期货交割中心,打造长三角和全国大中城市物流网络重要枢纽。三是48小时内与国外物流网络接轨的国际物流圈。重点是加速与国外物流网络的对接,切实提高通关能力和通关效率,争取在48小时内完成物流流程国内向国外的转换,建立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国际物流体系。 吸引物流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南京的物流业发展环境良好,特别是我们通过加快物流基地建设、改造提升沿江岸线资源、完善口岸环境和大通关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企业的壮大。但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物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散、低、慢、小”等问题,物流业发展的方式还比较粗放,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在国际国内的市场份额还不够高,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产业链物流等新型物流形态发展还不充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政府来讲,关键是要创新政策,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政策创新方面,我们现在关心的是:除了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物流领域,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完善通关和口岸环境之外,从物流业发展和物流企业发展的角度,如何从制度设计层面实现突破,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土地政策、投资政策、运输体系建设政策等;如何顺应现代物流业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完善物流园区功能配置,包括推进资源整合、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如何理顺物流管理体制,打破行业界线,实现物流服务、内外贸易和产业的互相促进,以物流业带动临港产业和临港新城建设等。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