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1日,由重庆中欧班列运营公司——渝新欧主要承办的新丝路物流论坛,在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市成功举办。
论坛以中德物流业共同发展为主线,围绕中德务实合作、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中欧班列生态圈等议题进行经验分享和互动讨论,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反响,得到了德国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9月15日,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中国连云港召开,新丝路物流论坛的举办与之遥相呼应。
缘何选址德国?
德国杜伊斯堡,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端,是重庆渝新欧班列的终点站。2011年3月19日,首趟“渝新欧”班列的运行,拉开了重庆与德国经贸友好合作的序幕,搭建起中国内陆城市与相关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桥梁。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这十年征程里,中欧班列(渝新欧)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驰而不息、昂首向前,紧密串联起以中德为代表的亚欧两大经济体和增长极。并在班列运行、国际合作、经贸联动、产业带动、创新发展、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德国杜伊斯堡,也早已由内河港口升级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成为中欧班列在西欧地区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大的重要节点城市,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今年也是中德建交51周年。51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近千倍,德国连续48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7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中欧班列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德中欧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一个例证。”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杜春国说,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全球供应链的高效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德中欧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将为双方互利共赢合作注入持久动力。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班列(渝新欧)架起的,不止是重庆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对外互联互通的“大桥梁”,也是重庆与德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机遇之桥、繁荣之桥和友谊之桥,是重庆与杜伊斯堡合作共赢的最好见证。在实现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的同时,也带动了亚欧陆地经济纵深发展,将亚欧各国互惠的纽带拉得更紧。
作为最早开行中欧班列的中国企业,渝新欧是目前唯一在杜伊斯堡拥有自主产权海外仓的班列平台公司,与杜伊斯堡缔结着深厚友谊。
德国杜伊斯堡市林克市长表示,自2014年“新丝绸之路”项目正式启动后,杜伊斯堡和中国之间的火车连接数量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在杜伊斯堡设立办事处,其中,又以物流和电子商务领域为主。
经过多年发展,中欧班列(渝新欧)已累计开行重箱折列1.4万列、运输箱量超过120万标箱,成为运输货值最高、辐射范围最广、带动产业最强、开行最均衡的班列之一。
如何共赴未来?
如今,重庆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的“开放之城”,是中国西部唯一集铁、公、水、空运输方式于一体的超特大城市,也是唯一致力打造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5大集结中心示范城市。
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重庆交汇,形成“东南西北四向齐发”的开放通道格局。独特的区位优势,使重庆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调整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汇聚全球要素资源,大力电子信息、汽摩整车等产业,聚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而德国,是欧洲重要的经济体,汽车、机械设备、材料、等制造业作为其支柱产业,与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合作前景广阔。
基于此,渝新欧公司监事长周树林在主论坛的主旨发言环节提出了三点倡议:以高质量、可持续推进中欧班列发展为基础,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建设更安全的中欧班列为原则,共同推动规则、标准的完善;双向奔赴,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发挥重庆作为“世界中转站”作用。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共同面对挑战已经成为了各国的共识,合作共赢也成为了人心所向。
渝新欧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太平表示,将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并期待更多伙伴加入共建亚欧国际物流通道队伍,共同拥抱“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重庆将与各方共同努力,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机遇挑战,以更加包容的环境促进联动融通,以更加优质的服务培育发展动能,共同谱写新丝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