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博 中秋节快到时,身处北京的何月登陆淘宝网,打算为自己淘几件新衣。她像往常一样,拍下衣服,付款前,习惯性地叮嘱店主,“明天能发货吧?”店主很快回复:“可以”,但能同时提醒她,中秋节小长假期间的快递要比平时慢上几天才能送达。 和许多人一样,何月是网络购物的“铁杆粉丝”。在她看来,网购要比上街更节省时间、金钱和体力。已经是淘宝网上3钻级买家的她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网上购物最大的问题就是快递物流速度明显受到影响,原本一两天就能送到的东西,会耽误好多天。“中秋节还好些,要是赶上国庆、春节之类的长假就更慢了。”她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她在网上买了个保温电水壶,卖家从广东发货,本来应该两三天就到了,结果春节后上班了才拿到,足足等了小20天。” 何月的遭遇并非个案,一到黄金周,传统商场生意做得如火如荼,不少网商却进入“半停业”状态。记者观察到,节假日期间很多网络商店都会在显著位置挂出这样的告示:某日至某日本店只接单,暂不发货,拍下的宝贝一律节后发货。 淘宝网专营婴幼儿用品的“芒小果的店”的客服小雪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各大快递公司都面临着“爆仓”(大量的快件积压在快递公司的仓库)的困扰,很多客户为躲避物流高峰也会选择“错峰购物”――节前买或者节后买,一些为节假日准备的促销活动因为物流的“不给力”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物流能跟上,我想我们节假日期间的销售业绩会更好。”小雪表示。 另一个让小雪头痛的问题是,因为包裹迟迟不能送达,节假日期间网店和快递公司遭遇到的投诉会特别多。“开网店,信誉就是命,因为物流问题被给中、差评价,我们实在太冤了。” 调查发现,网络销售的“大卖家”有着同样的烦恼,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就表示:“电子商务正变得越来越‘重’。当每天的订单超过1000个,企业的大部分精力就在处理客户投诉,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投资物流系统,1000个订单造成的100个投诉就会让企业每天流失100个客户。” 物流成为电子商务软肋 网络卖家感到委屈,物流公司也有自己的无奈。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 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让与之唇齿相依、但又起步较晚且尚不完善的快递业乱了阵脚,物流配送的脚步已跟不上电商订单量的增长。物流业在电子商务的“盛宴”中,一下子“积食”了。 申通快递公司营销总监夏祖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给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以淘宝网2010年11月11日的大促销为例,李宁公司在促销前每天的订单量大概在6000~7000单,促销当日,一天接了9万个订单。“对于下游的物流端供应商来说,之前配备的人力、物力根本就不能满足这种爆发式的增长。”夏祖彬说。 申通快递主要的业务来自于电子商务产生的快件。数据显示,2010年10月,申通快递平均每天的派送量大概在180万单,但到了11月11日后,高峰时达到了每天260万单。 “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是任何企业都承受不了的。这已经到达了申通运作能力的极限。”夏祖彬表示。 对于配送短板,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电子商务企业是一个“商场运营商”,商场里的店铺都租出去了,客户买东西也都实现刷卡消费了,但物流配送,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农村集贸市场的水平。 京东商城在2010年年末与近200家品牌厂商、供应商签署了总额超过200亿元的采购协议,公司CEO刘强东当时表示:“明年我们所有物流系统能够支撑的极限能力也就是260亿元。如果没有物流的限制,我们完全可以做到300亿、350亿,但是因为物流的瓶颈,所以明年我们要放慢速度。” 派代网总裁邢孔育指出,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瞬间订单量的增长带来的累加成本并不高,因为主要是信息流的增长。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仓库、车辆等都是刚性成本,最重要的是,物流企业的规模增长,需要一个周期。 阿里巴巴集团高级副总裁梁春晓表示,“以前电子商务发展有‘三座大山’阻隔:信用、支付、物流。现在信用和支付有一定程度的缓解,重要的问题是,物流困境还在,物流发展速度缓慢制约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商自建物流解围 商务部预计,未来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的规模。 面对如此大的“蛋糕”,电子商务的精英并不甘心放慢成长的脚步,被动地等待第三方物流的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涉足物流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指出,未来只有那些把物流作为其核心价值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掌握其中诀窍的企业,才能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中取胜。报告认为,这些公司会将物流供应链网络作为整体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将物流渠道、商流渠道及信息流渠道进行捆绑,是真正的融合、渗透到电子商务企业的各个环节,而绝非简单地外包给第三方。 显然,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电子商务的“大佬”是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的,为此,这些企业近年来已经开始把融资投入到物流建设中。 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京东商城开始加入到假日市场的促销大战中,首次与国美、苏宁等传统卖场展开了正面竞争。在“长假不打烊”的服务举措和大力度促销的双重推动下,其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了446%,网站日均浏览量达到2500万人/次,与国美、苏宁等全国性卖场客流量相当。 凡客诚品在节假日期间的走货量基本不受物流的影响,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总结其成功经验,凡客诚品的秘诀或许正是因为自建了物流系统。国庆长假期间,凡客诚品的三地库房均正常发货。京东模式则在于在各大城市建立了物流仓储和物流中心。京东商城副总裁徐雷在总结经验时也表示,京东之所以能被广大消费者认可,除了实惠的价格、完善的服务外,快速的配送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刘强东的计划是,用5年的时间,花费100亿到200亿元建设一个全国物流系统。“整个供应链全部是我们自己做,所有信息系统都能控制,确保运营环节的效率最大化。” 京东商城还考虑到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京东看来,只有掌控了物流的所有环节,才能实现“运营环节的效率最大化”,而不是依赖第三方物流,从而使“最后一公里”的控制权落入他人手中。 京东网上商城配送副总裁张立民认为,“最后一公里”是工作人员直接与客户面对面的时机,第三方物流无法完成品牌传播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另外,个性化的需求如以旧换新,是难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完成的。 电子商务界的“航母”――淘宝网也正在筹划物流领域的大动作。今年1月,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公布其物流战略,阿里巴巴及其金融合作伙伴承诺一期投资20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其中阿里集团自己出资100亿元,逐渐在全国建立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希望十年以后,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在网上下订单,最多8小时货物就能送到家,形成真正的农村都市化。” 本报记者日前致电淘宝网北京分公司,其公关部负责人介绍说,区别于京东等电商的物流模式,阿里巴巴要实施新的物流战略,不是直接把货送到用户家门口,而是建设“电子商务生态链”,为卖家减少物流、仓储配送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也就是说,淘宝的“大物流”战略类似于淘宝的“平台”定位,本身不提供送货上门的物流服务,而是要为网商和物流企业服务,做物流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这位负责人表示,“大物流”的概念显示了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可以说,要降低中国企业的物流总支出成本,构建社会“大物流”势在必行。 物流市场正在细分 电子商务企业涉足物流业已是大势所趋,而身处电子商务生态圈中至关重要一环的物流业,对电子商务发展势头的如火如荼自然体会最深,不少物流企业已不满足于只“跑腿”,而是把触角伸向了产业链的上游――电子商务。记者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快运物流发展大会上获悉,目前中国邮政、中铁快运、顺丰速运、宅急送、申通快递等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正依托自身的物流网络和电子商务配送经验,跨界至电子商务领域。 目前,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这种市场融合趋势,已经得到相关国家部委的支持。据悉,工信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科技部、工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制定并发布“十二五”电子商务规划,支持这样的跨界发展。 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创业浪潮已经由电子商务行业延伸到物流业,电子商务自建物流和物流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交叉重叠,将来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这种跨界的规模扩展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陷入困境,与其这样,倒不如在物流业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更可行。 在人们不断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整个物流行业从整体到局部,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发展的趋势不可改变,未来电子商务的竞争点必然更加细分、更加精细化。 业界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论是阿里巴巴的“大物流”战略,还是京东商城的自建物流,都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整个物流体系的缺陷。除了构建“大物流”和“自建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有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即建设短距物流。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转化能够给电子商务或者物流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作为消费者,拿到包裹的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而且希望时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而定。按照钟点精准的快递服务,远非现有的物流体系可以达到,而短距物流则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短距物流,是指能够将业务领域集中于某个城市,可以将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在同一区域建立更多的仓储和配送基地。这种模式区别于“大而全”和“垂直”的电商网站,形成对电子商务传统物流模式的改造。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从下单到送货上门只要1个小时,据说最快的甚至能达到9分钟。其配送人员也可以利用对地形熟悉的优势快速送货。甚至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从而提升利润空间。 专注才是正道 李博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不断提速。 近日新出炉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再一次刷新了行业记录:截止到6月,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成交额为2.95万亿元,同比增长31%。 这也让本来就已捉襟见肘的物流业供给能力更显窘迫。 许多人的一个共同感受是,进入到下半年,随着节假日的增多,快递等物流的配送明显跟不上趟。物流是网购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但也是让消费者最不省心的环节。提高物流配送能力,完善整个物流配送体系,仍然是当今电子商务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只有让物流与其他环节很好地匹配起来,电子商务的盈利才能真正兑现。正是看到这点,京东、凡客、当当等一批电商企业已先行一步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体系。我国电子商务的巨鳄阿里巴巴虽然没有赶上头班车,但随后的几个举措也足见其解决物流瓶颈的决心。去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推出淘宝大物流计划;10月淘宝自建物流,并开始在全国52个城市陆续建立分仓;今年4月,阿里巴巴与浙江省邮政物流速递有限公司签署了协议,双方将在仓储和配送等外贸物流环节进行合作。 通过有效的市场预测和供应链计划管理,现代电子商务企业希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供应链, 以此实现更加有效率的供给体系,保障其商业模式的完整。 逐利是商家天性,哪里有钱往哪里去,本无可厚非,但目前来看,电子商务领域显然充满了躁动不安的逐利气息。在电商企业涉足物流业的同时,物流业也跃跃欲试进军电商界。这样的行为,却不得不让人捏把汗。 物流业涉入电商业可以说是“逆向而行”,也可以看成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角色转变,有的是为了尝鲜,也有的是为迎合资本。但这样的过程中容易滋生风险,其中的问题也会在诸如黄金周这样的关键时刻暴露出来。今年5月,国家邮政局曾发布一份快递邮政业申诉情况通告,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内件短少的问题占有效申诉量的比重较大。显然,在物流还没有做好的时候就盲目涉入非专业领域,不是明智的选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信息化专家、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师尊俐曾经分析,在快递行业经历一番折腾后,最终通过重组并购还是会回归正统,该玩电商的玩电商,该玩物流的玩物流,“专注”、“专业”永远是正道。 在资本时代,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快的盈利模式,往往取代“百年老店”成为企业的第一目标。但面对诱惑时,企业不应轻易放弃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尝鲜”过后,“苦果”说不定就在不远的未来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