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7月18日讯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日前山东、浙江、上海、江苏、黑龙江、安徽、福建、青海、四川、内蒙古、宁夏等 11省(区、市)道路运输部门负责人在杭州签订了《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协议》。平台建立后,将做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物流中的空车返回率有望大幅度降低。
据了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由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发起。此次跨省协作意义在于以物流信息化为抓手,促进全国各区域物流信息互通、互联、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建设,逐步消除信息技术标准差异、信息平台功能不足、区域信息孤岛化等障碍,推动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传统货物运输转型升级。
《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协议》主要包括:统一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标准(代码);共同推动一批物流业务标准化软件的使用;共同构建互相联通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省(区、市)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互联,为各省物流企业以及供应链间信息的互联提供服务;共同建设、扶持、推广一批基于统一标准和框架下的物流公共应用平台。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表示,多省市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件创新性的举措,体现了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信息资源标准化和跨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核心要求,有利于实现省际间、区域间的横向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Tags: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