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江西鄱阳湖现代物流园 >> 物流资讯 >> 物流新闻 >> 正文
川港物流合作破“蜀道难”
『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更新时间:2009/8/8 』

21世纪经济报道8月8日讯 “蜀道难”催生了四川国际物流短板,这块短板是否能通过川港物流合作而从根本上解决?

8月7日,香港特区驻成都经贸办(以下简称“驻蓉经贸办”)和四川省商务厅(以下简称“商务厅”)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展《四川物流市场发展及川港物流合作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合作协议,该调研工作将由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以下简称“现代物流”)与香港相关机构分期完成。

据悉,按照分工,四川工作首先启动,重点在制造业和商业的调查研究。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告诉记者,该调研工作完成将有利于促进四川和香港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进一步吸引香港企业在川投资;有利于引进香港物流国际经验、技术和网络,提高四川整体物流水平;有利于在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合作上创造先机;有利于加快将四川建设成为西部的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实施;有利于加快四川开放经济的发展。

驻蓉经贸办主任陆仿真向记者透露,本次调研是为了推进CEPA的重要内容,已经策划了3年之久。川港物流合作前景广阔,香港方面希望能尽快展开对四川地区的物流调研,充分研究香港与四川在物流方面合作的切入点。“根据双方制定的时间表,争取年底前形成完整的物流调研报告,让香港和四川地区的物流业更好对接。”

陆仿真指出,香港的服务业、金融业发达,而四川的自然资源丰富,双方可以在很多领域进一步展开合作。今年,驻蓉经贸办将计划把香港一些中高端品牌、娱乐型产品带到成都来,金融危机后,内地市场的消费需求还是很旺,只是在消费形式上可能不再像以往那样喜好香港的高端奢侈产品,而是更实惠、更经济的产品。“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中,四川与香港应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危机的一个战略部署。”

现代物流秘书长文德华向记者透露,一旦《报告》完成,也不排除川港双方的企业之间的资本通过收购、兼并进行整合。

然而,一位参会的业内人士则提出自己的疑虑,四川国际物流的短板是由于地理位置闭塞、进出口企业数量以及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所造成,仅仅依靠一个调研报告就解决,未免很难具有说服力。

一位参会的港商告诉记者,目前只有十多家港资企业在四川发展,除了物流原因之外,更多还在观望的港资企业更加看重的是四川的市场和对于港资企业入驻四川的投资政策和环境。

Tags:物流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