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河南省安阳市的多家4S店突然接到大批送修车辆,这些车辆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加油不顺,排气管中不断喷出红色或者黑色的液体,甚至无法启动,涉及的相关车辆多达上万。追根溯源之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当地中石化加油站的93号乙醇汽油。 事后,中石化承认,“受炼厂检修和省外炼厂资源铁路调入能力制约等因素影响,炼厂生产无法完全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造成供应紧张,因此采用外购油品来保证市场稳定供应,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而此次外购油并不符合油品标准的相关国家规定。 外购是为了保证市场供应从中石油或是中石化系统外单位购进油品的一种资源购进方式。中石油和中石化占有着国内绝大多数的炼油产能,并且具有油品批发能力,外购成品油的现象并不多见。外购油品的质量只是问题的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成品油物流短板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正是由于对成品油物流的失控,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不得已向小炼厂采购了劣质油。与大型炼厂的成品油不同,这些外购油有些是“调出来”的。小炼油厂按照监测标准,在成品油里面加氢等物质,进行调和,所以品质很差。但是,这些小炼厂生产的成品油每吨价格要比中石化批发价格少500元。即便面对这样公开的秘密,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还是铤而走险,向山东一家民营小炼油厂采购了乙醇汽油。成品油批发大户中石化在物流问题上绊了一跤。 其实成品油的运输问题,一直是中石化的心头大患。在北方地区,中石油加油站较多,而在中国南方多数加油站隶属于中石化。同时,中石化在南方区域并没有自己的石油开采基地,只能靠各种方式的运输渠道,以保障各地的供应。 在2008年前后,中国南方地区曾发生几次“油荒”,“油荒”的原因一方面是产能开动不足,另一方面,就是中石化的物流能力限制,各个区域之间信息沟通能力不畅,不能够及时地发布库存信号,导致供应紧张。 中石化的成品油运输不成体系,各个区域各自为营,这直接导致了运输调配的不利。相比之下 ,另一成品油零售终端巨头中石油则拥有自己的运输公司――中石油运输总公司,总部在新疆。 中石化在河南等地设有短程汽车运输公司,多数成品油借助铁路运输。中石化相关人士解释,“我们没有办法支配铁路运输,所以会受到铁路制约,公路运输同样运力紧张。”很显然,依靠铁路运输的方式,主动权并不掌握在中石化的手中,而管道也只能满足部分需求。 在我国,铁路成品油运量占陆上成品油运量的82%。通过铁路运输,油品送达时间较长,同时油品损耗高于管道输送。而我国成品油管道运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管道输送按周转量计算不足1%,干线成品油管道仅有几条。在具有多个进油点、发油点、输送多品种成品油管道方面,目前尚属空白。 另外,由于相关企业在成品油物流方面缺少规划,各个区域之间信息沟通也不流畅,也导致供应不均衡。目前,各级销售管理机构、储运设施、零售网点之间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经营管理手段科技含量还比较低,尚未进入利用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和自动化控制阶段。 尽管成品油销售在改善物流局限方面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作为集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有责任优化成品油销售物流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物流环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成品油消费国,2009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07亿吨。随着市场对成品油需求的不断增长,成品油物流的销售短板亟待补齐。 Tags: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