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江西鄱阳湖现代物流园 >> 物流资讯 >> 物流新闻 >> 正文
物流:驱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 新闻来源:江西鄱阳湖现代物流园 』 『 更新时间:2013/9/4 』

□ 本报记者 曹亚慧
    7月24日上午,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政府与河北港口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战略合作签约是双方进一步深化港城战略合作,推动港城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这个签约背后,近几年,“构建现代港口物流体系,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业界的一大夺人眼球的看点。似乎每个区域,或早或晚,都有一个港口和区域经济结合发展的规划,而这也让“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这个“铁三角计划”隐隐发光。
“以港聚产兴城”
    “港产城一体化”好比一个三角形,“港”、“产”、“城”则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三条边互为作用,互相影响,甚至相互交融。其中,“港”对产业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产”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反过来能为推动港口和产业的大发展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和持久支撑。
    港口 “发动机”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向记者介绍说,从某种意义上看,世界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港口、港城、产业聚集发展的历史。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产业的集聚,生产和人口向沿海地区集中,推动了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经济总量60%集中在沿海200公里以内的区域,世界最发达城市往往是沿海城市。世界上所有的国际化大都市绝大多数都是依港而建并崛起的,当今全球35个国际化城市中有31个因港口而发展起来的,这35个城市中排名前十位的几乎都是港口城市。
    从港口发展历史演变过程来看,港口首先是交通枢纽,是各种交通工具转换的中心,随着港口生产经营活动自然产生了海运、仓储及输运等临港产业,还有与港口伴生的造船、贸易、钢铁、石化等依存产业,以及港口金融、维修代理等衍生产业,港口城市逐渐成熟,形成了多元经济发展格局,港口周边作为城市功能体系也逐渐形成。“纵观世界各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基本延续了‘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发展,临港经济加速城市崛起’的发展模式。”刘斌介绍说。
    港口不再是物流链上的一个链条,而是驱动临港产业发展、带动城市起飞的“发动机”。尤其近几年,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功能为依托,建立强大的现代物流系统,继而发展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等产业,带动整个临港产业的发展。
    产业凝聚力“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腹地经济生成的巨大货量和产业集群经济后盾共同促成了港口城市的起飞。世界港口城市,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欧洲的阿姆斯特丹、伦敦、安特卫普这些城市都是靠港口发展起来的。”刘斌指出,临港产业对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他提到,先有港口,再建临港产业。有了港口以后,物流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一种产业聚集形式,特别是深水港,它将国内外货源地和资源地的物流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都聚集在港口。形成了一个辐射内地,把内地资源、资金、劳动力都聚集到一起,以金融和服务贸易为主的产业发展。产业形成之后,人群聚集到这个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城市。
    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和载体。港口对城市的贡献表现在,首先,港口作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通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机会、税收等直接为城市发展做贡献。其次,港口为聚集现代工业提供优越区位。港口不仅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服务,不少港口本身就成为吸纳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业集聚的理想场所,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据点”,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
    而另一方面,城市为港口提供了发展空间,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港口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城市的产业结构影响着港口的性质和规模。
    现代港口的发展对港口的服务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使城市与港口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城市作为港口设施的载体,成为港口产业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港口产业由于跨度大、经济带动性强,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当港口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成为城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时,城市的主要功能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我国的广州、深圳、上海、青岛、天津、大连都是因港口的突出功能,从多方面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港口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港口正成为开展国际贸易和服务业的集聚场所,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多年来致力于港城一体化方面研究的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表示,“近年来我们对港口城市发展规律进一步研究,明显感觉到当今港口城市的发展,没有一个不是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港口服务、临港产业、综合物流等,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来支持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是港口城市实现繁荣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强化之中。”
现代物流是 “引擎”
    如果说港口是驱动临港产业发展、带动城市起飞的“发动机”,那么构建现代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则是更重要的动力“引擎”。
    近年来,我国一些港口城市加快构建“港产城一体化”格局。许多港口城市都建立了临港工业区,发展制造业,发展进口原料的出口加工业及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由“单一港口发展”向“港产城深度融合”转变,统筹考虑港口布局、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探索形成“以港带城、以城促港,以港兴业、以业强港”的发展模式。上海、深圳、日照都是我国港口城市中代表性的例子。
    关注物流驱动力
    港口作为现代物流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现代物流中心枢纽。发挥着连接海上运输和内陆以及辐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重要作用,对拉动区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认为,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实质是以港口为基础节点的供应链体系。而建设供应链体系要有具备综合服务能力和集成专业化的服务企业,而这些服务企业不是一般的贸易商,也不是一般的运输企业或者加工企业,而是供应链集成服务商。
    在他看来,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港口企业适宜转成供应链集成服务经营商,成为构建现代港口物流体系,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因此,近年来河北港口集团依托主业多元拓展,努力把港口装卸业务单一发展转为港口、临港产业、城市系统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临港产业板块,主攻石化、冶金、电力等企业,合作开发大吞吐、产业链长的临港工业项目,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对此,一些港口把突破经营范围作为关键抓手,坚持“港产城”联动,逐步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现代港口物流体系是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国际上许多大型港口都在向第三代港口发展,建成全球货物贸易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服务基地。许多发达国家已把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加工业的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带动进出口贸易,而这些反过来又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因此,有专家建议,我们需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港口的先进物流经验。第一,提高认识,持续强化港产城互动共荣的理念。第二,加快临港园区和物流网络的建设。不是单纯一味地建港口和扩大港口规模,应该把临港产业、园区、码头一体化运作考虑进来。尤其在产业不发达的城市或新兴港口城市,构建现代港口物流体系,仍居主导地位。第三,构建完备的集疏运输体系。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而现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服务。因此,需要形成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通畅的网络,构筑港口发展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第四,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推进物流一体化。第五,加快“大通关”的体系建设,促进港口口岸通行便利化进程,包括海关、商检、边防,以及金融税收等方面实现服务的便利化。第六,出台落实促进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政策,营造有利于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亟待构筑生态链
    “港产城一体化”最大的特点是有港、有产、有城,“港口是龙头,产业是抓手,城市是平台”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完整的生态链。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
    然而,目前仍然有部分港口城市把港口作为招商引资、吸引产业落户的资源,许多港口企业只是把满足货物在港口的位移作为首要任务。港口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传统形式来实现吞吐量的扩张,部分产业落户以后企业只注重生产经营自己的产品。
    “港口、产业、城市,单打独斗,大家都作为供应链节点在运行,没有形成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来运作,效率及其低下。”一港口企业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国内港口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很多港口只是做了规模,没有做它的内涵,更没有做它的质量。例如,现在的港口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港口的发展缺少整体战略考虑。此外,各种物流方式、各种运力缺少有效的衔接和配置。我们的一些枢纽港也不是真正国际化的,有一些枢纽港充其量是内地物流的集聚地,还没有成为国际贸易的大规模流转的国际物流‘中间站’。”
    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需要跳出“单纯就港口发展港口”的旧有思路,统筹考虑港口布局、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更需要脱掉传统港口“外衣”,向拥有现代化物流体系的现代港口方向发展。

Tags:物流:驱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